贴住三伏,守住四季丨2025年三伏贴预约开启啦!
三伏天灸,“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烈日头顶悬,此时养生正当时。盛夏将至,正是为健康打基础的黄金时期,中医冬病夏治模式开启,以传统三伏贴,筑起天然健康防线,让冬日病痛无机可乘。
三伏贴原理:中医认为“阳虚则寒”,冬季高发的寒症(如咳喘、风湿等)多因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夏季阳气旺盛,人体毛孔张开,此时通过药物贴敷刺激穴位,可借助自然阳气驱寒邪、扶正气,达到“以夏养阳,冬病预防”的目的,即《内经》“春夏养阳”理论的实践。
适合人群与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咽炎等;
2、妇科疾病:宫寒,痛经,月子病,月经不调,妇科炎症等;
3、颈肩腰腿痛: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老寒腿等;
4、脾胃病:上热下寒的痞症,胃寒胃痛、腹胀腹痛,腹泻、腹部凉怕冷等;
5、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引起的胸闷、胸痛、心慌、气短、乏力等;
6、体质问题:体弱怕冷、倦怠乏力、失眠多梦、体弱挑食、面色晦暗、黄褐斑等;
7、小儿患者:反复感冒、呼吸道疾患、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抵抗力低下等。
三伏贴治疗案例
宫寒痛经(育龄女性)
•患者情况:28岁女性,经期小腹冷痛,需热敷缓解,经色暗、有血块,诊断为宫寒型痛经。
•贴敷方案:贴关元、气海、三阴交,配合经期前3天喝生姜红枣茶。
•效果:连续贴敷1个伏期后,下一次经期疼痛减轻,血块减少;次年伏期巩固贴敷后,痛经基本消失。
颈肩腰腿痛案例
•患者情况:65岁男性,膝关节受寒后疼痛僵硬,上下楼梯困难,诊断为膝骨关节炎(风寒湿型)。
•贴敷方案:贴犊鼻、足三里、阴陵泉,配合睡前用艾叶水泡脚。
•效果:第1个伏期贴完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冬季疼痛发作次数减少70%。
胃寒胃痛(青少年)
•患者情况:12岁男孩,常吃冷饮导致餐后胃胀、胃痛,喜温喜按,大便溏稀。
•贴敷方案:贴中脘、神阙、足三里,配合忌生冷饮食,每天揉腹10分钟。
•效果:贴敷1周后胃痛发作减少,伏期结束后胃胀感消失,大便恢复正常。
2025年贴敷日历
第一贴(夏至贴)
2025.06.21--2025.07.09
第二贴(伏前贴)
2025.07.10--2025.07.19
第三贴(初伏贴)
2025.07.20--2025.07.29
第四贴(中伏贴)
2025.07.30--2025.08.08
第五贴(末伏贴)
2025.08.09--2025.08.18
第六贴(末伏加强贴)
2025.08.19--2025.08.31
·注意事项·
成人每次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过多,尽量减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尽量避免烟酒、海鲜、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泡现象;如果出现水泡,水泡不大,可不予治疗;如果过大,可至医院进行处理;应保证充足睡眠,调节情绪,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烦躁或悲伤忧郁;贴药地址: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门诊部三楼国医苑;咨询热线:0371-56829131
贴药禁忌症
2岁以下儿童,妊娠期妇女;贴药前请确保自己的皮肤不会又破损,贴药期间请勿沾水或做激烈的运动,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