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关注

86岁老人颅内血肿命悬一线,他们担心说:“太危险,别做了!”

发布时间:2025-06-11 16:56:24 热度:

       危机时刻,被忽视的致命摔伤……

86岁的刘奶奶不慎倒地,当时她虽能自行起身,却对摔倒过程记忆模糊,家属未太在意,搀扶着回到了家中,然而到了中午,刘奶奶突然出现了左侧肢体无力加重、头痛头晕,甚至头向左侧歪斜的症状。家属慌乱中拨打120,将其紧急送往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当时家属怎么也想不到,这场看似普通的摔伤,竟暗藏致命危机……救护车上医务人员就已经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并通知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专家会诊,做到“上车即入院”。

 

入院后立即完善CT等相关检查,出血较少暂无手术指征,需密切观察体征变化,最终以“硬膜下血肿”收至住院,对症治疗。

病情突变:从保守治疗到紧急手术,因出血量较少,刘奶奶年龄太大,医生先采取了保守治疗:心电监护、止血、营养神经、预防癫痫……看似平稳的表象下,却藏着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复查CT提示:右侧额顶叶脑出血较前范围增大;左侧额部硬膜下血肿较前明显增多,此时刘奶奶已出现嗜睡症状,情况危急需立即手术治疗。

家属抉择:86岁高龄的手术挑战

家属们握着病危通知书的手直发抖:“这么大年纪开刀,风险太大了吧!”

老人心肺功能尚可,且出血部位虽广泛但集中在额顶叶,有手术清除血肿的机会。我们制定了双侧血肿分次清除方案,尽可能减少创伤。

90分钟的颅内“排雷”

第一步:右侧顶枕叶血肿清除

全麻成功后,在副主任医师段友强及团队的配合下,右侧顶枕部头皮被切开约5cm骨窗,借助显微镜医生小心翼翼地剥离了血肿,每一步都精准避开脑血管——这里的血管细如发丝,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二次出血。

第二步:转战左侧额叶

清除右侧血肿后,手术团队迅速调整体位,在左侧额部开颅。医生用吸引器轻柔抽吸,配合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最终清除约30ml血凝块。

手术历时90分钟,出血量控制在50ml。

 

术后第一天,刘奶奶仍处于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但对光反射迟钝,医护团队启动,“亚低温脑保护”方案,冰帽控温减轻脑细胞代谢,持续泵入镇静镇痛药物,避免烦躁加重脑水肿,每2小时翻身叩背,预防肺部感染

刘奶奶缓缓睁开了眼睛,经过近20天的治疗,复查CT显示,经过28天的精心治疗,最终刘奶奶终于顺利出院。如今她虽需借助轮椅活动,但语言清晰,能自主进食,左侧肢体肌力已从0级恢复至3级。“真没想到86岁还能闯过这一关,感谢医生给了我妈第二次生命!”女儿在复查时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