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关注

高热惊厥频发,家长不可不知的急救和预防要点

发布时间:2025-03-29 08:46:12 热度:

在医院时常遇到

手忙脚乱的家长

抱着惊厥发作的患儿冲进抢救室

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患儿发生惊厥

会让家长担心孩子健康的同时

也为自己手足无措感到极度焦虑

孩子突发惊厥应该怎么办

按虎口有没有用

怕孩子咬伤自己

可以撬开嘴巴吗

全面的专业知识

让你避开就诊路上的惊魂时刻

首先认识它(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多发生于6月龄至5岁儿童,体温骤升时大脑异常放电引发抽搐,表现为意识丧失、肢体僵直或抖动。尽管大多数发作在1-3分钟内自行停止且无后遗症,但家长目击时的恐惧感常引发慌乱,导致错误处理(如掐人中、强行约束肢体),反而增加孩子受伤风险。

第一站家庭急救

“黄金四步法”

1科学用药

体温≥38.5℃或伴有不适时,按体重服用布洛芬5-10mg/kg)或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注意避免两种药物混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每次应用需间隔4-6小时。

2惊厥现场处理

①侧卧防窒息: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计时记录:记录抽搐时长及表现;

③禁止干预:不塞物品入口、不按压肢体、不掐人中。

3预警识别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医:

①3月龄以下婴儿体温≥38℃  服用退热药1小时后体温未降或药效维持<3小时即反弹至39.0℃以上;

精神欠佳、嗜睡、烦躁、呻吟、拒绝进食;

呼吸急促>40次/分、皮肤瘀斑;

惊厥发作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

4动态监测

记录发热曲线:体温骤升期(手脚冰凉、寒战)需保暖;高温持续期(全身发烫)应减少衣物,室温维持在24-26℃。

第二站家庭护理

三大致命误区

1发热必须立刻去医院?

体温高低≠病情严重程度。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发热便直奔医院,候诊时的体力消耗反而可能加剧病情。早期及时应用退热药物可大大减低高热惊厥的发生几率。

2捂汗退烧?

传统观念认为“捂出汗就好了”,实则阻碍散热。研究显示,过度包裹可使体温每小时上升0.2℃,显著增加惊厥风险。

3酒精擦浴降温

婴幼儿皮肤薄,酒精易被吸收引发中毒。WHO(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建议:物理降温仅推荐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且需在服用退热药后进行。

第三站预防策略

建立家庭健康防线

1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可减少感染性发热。

2家庭药箱

配备电子体温计、儿童专用退热药及用药剂量表。

3情景演练

通过模拟急救场景,提升应急能力。

发热是儿童免疫系统的“实战演习”,家长的科学应对比匆忙就医更重要。掌握家庭护理要点,储备基础医学知识,方能将“惊魂时刻”转化为化险为夷的从容应对。记住:冷静的守护者,才是孩子最好的退烧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