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快给有脑血管病的爸妈准备一顶保暖的帽子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再次救治了一位小脑出血患者,经”小脑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治疗后,成功抢救患者生命,并康复出院。
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孙红山提醒您
冬季气候干燥、寒冷
早中晚温差较大
容易诱发脑出血
老年人应注意预防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管的老化、吸烟等。
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并且对患者带来严重的生命危害和痛苦,对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赵先生今年73岁
正在家里清扫落叶的他
突然出现了头晕的情况
本以为是劳累所致
休息了一会不但没有缓解
反而出现了
恶心呕吐、言语不利
且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家属赶忙拨打急救电话
急救人员到达赵先生身边时,他再次出现恶心呕吐,立即测量血压173/108mmhg,予以“吸氧及相关药物应用”处理。
入院后,立即开启绿色通道
进行CT检查
考虑小脑、脑干出血
大脑已经越来越“膨胀”
病情情况危重
急诊科立即通知神经外科前来会诊
是手术?
还是内科治疗?
是积极还是保守?
神经外科副主任孙红山介绍说,脑干素有生命禁区之称,其中密集排列颅神经的核团和神经传导束,另外脑干有维持我们清醒的脑干上行激活系统和心血管和呼吸中枢。脑干出血是神经外科急重症,死亡率较高。
急诊迅速开通MDT(多学科会诊)
鉴于赵先生病情危重
因此有效的救治措施为
“小脑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我家老爷子今年70多岁了,这头上的手术风险会不会很大?预后又好不好呢?
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我院采用的微创手术只需要较小的切口,不但可以减少对患者组织的破坏,又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而且有助于更快地康复。
技术优势01
手术切口较小,减少了对患者组织的破坏。
优势02
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而且有助于更快地康复。
优势03
可以更早地恢复正常活动,减少住院时间。
优势05
切口通常更为隐蔽,对患者的外貌影响较小。
优势06
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为确保万无一失
孙红山主任带领神经外科团队
对手术及相关预后等
进行了充分讨论和评估
挣得家属同意后立即准备手术
手术进行中
术前完善相关检查
行“脑内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一场与生命的较量在方寸之间周旋
术中发现了大量的血凝块
脑组织受压明显
在神经外科及麻醉团队的无缝协作下
历时4小时的
小脑血肿顺利清除
去骨瓣减压术也顺利结束
术后患者入住重症医学科
术后复查,患者血肿清除彻底
生命体征稳定
术前VS术后
CT对比
神经外科及重症医学科每日联合查房
经诊治后患者病情平稳
转入神经外科病房
现患者积极康复中
成功抢救了患者生命
小脑出血是指小脑实质内的出血,与高血压病有直接关系。
(一)易患因素:
1、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尤为重要;
2、脾气急躁或情绪紧张,常见于生气、与人争吵后;
3、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
4、过分疲劳,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排便用力,运动。
(二)临床表现:
小脑出血:多数表现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少数呈亚急性进行性,类似小脑占位性病变。重症大量出血者呈迅速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很快进入昏迷。多在48小时内引枕大孔疝而死亡。
孙红山副主任医师指出:小脑出血是神经外科急重症之一,由于后颅窝空间狭小,紧临脑干、延髓、静脉窦等重要组织,一旦出血后生命中枢受压,若不及时手术,致死致残率极高。“后颅窝血肿清除术”是神经外科用于治疗小脑出血的一种手术方式,可有效、迅速地降低颅内压;缓解脑干受压,解除受阻的脑脊液循环通路,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