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燕尾夹”带来的一场“惊险之旅”……
探索、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一段口欲期
用嘴巴来探索这个世界
即家长们所说的
“什么都往嘴里放”的时期
所以这个时期危险无处不在
硬币、鱼刺、扣子、钥匙、瓶盖、燕尾夹……
以上这些物品,是医生经常接触的
前几日,耿大哥4岁的儿子在家玩耍“燕尾夹”,不慎将其吞了下去。由于孩子小,食管发育并不完善,“燕尾夹”卡在了食管入口处,咽喉部的不适让小家伙哭闹不已,耿大哥心里焦急万分,立即带儿子到家附近的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
当时是中午12点42分,消化内科主任曹砚杰正在医院吃饭,听到了耿大哥父子情况,匆匆忙忙赶了过来。在了解情况后,曹主任一边给小朋友完善X光片检查,确定异物的位置。一边与化验室、麻醉科、内镜室等兄弟科室联系相互配合做好消化内镜前一切准备。
曹主任正在用消化内镜取异物
经过多学科合作,曹砚杰主任判断准确,熟练操作,耿大哥的儿子在香甜的睡梦中,罪魁祸首“燕尾夹”5分钟就被顺利取出,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耿大哥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至此一枚“燕尾夹”的“惊险之旅”终于落下圆满的帷幕……
异物被顺利取出,但是提到孩子吞“燕尾夹”的情形,耿大哥仍然心有余悸。
最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挺忙的……
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食道异物情况,如:硬币、枣核、棒棒糖棍、纽扣电池、鱼刺、扣子、钥匙、瓶盖、燕尾夹等等,只要能吃进肚子的东西,宝宝们都有可能填进肚子里,让家长们揪心、害怕。
小编不得不再次提醒家长朋友们:千万要看好孩子,收好物品。“谨防误吞异物”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相关知识还是要“常学常新”……
◀食管异物▶
指在食管内因难以排出而滞留的各类物体,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急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和老人多见。儿童中常见为电池、硬币、玩具、别针等,成人多为动物骨骼(家禽骨、鱼刺等)、坚果核、义齿等,其他异物如药物、刀片等可见于精神异常者、罪犯等。
◀内镜下异物取出术▶
利用内镜将消化道内异物取出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消化道异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手术方法简单,费用低。
◀食管异物有何危害▶
由于食管的生理性狭窄,食管入口处是异物最容易卡住的地方。一旦异物卡在食管里,食管粘膜局部充血肿胀并可能导致溃疡,吞咽疼痛是患者的主要表现。由于食管邻近主动脉、气管、心脏等重要组织,尖锐的异物如鱼刺可以穿破食管壁,严重者可刺破食管周围的组织或脏器,导致食管瘘、食管周围炎、纵膈感染甚至纵膈脓肿,肺部感染、气胸或脓胸,甚至刺破主动脉等大血管造成患者因大出血导致死亡。
最好的治疗是预防!
发生消化道异物,不要想方设法在家“折腾”,应立即停止进饮食,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评估后,尽可能早期给予合适的干预治疗方案。
01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说话或嬉戏打闹。
02儿童尽量不要吃带核的枣和带骨的肉。
03幼儿要有家长陪护,切记不要把小物件、玩具、尤其纽扣电池、磁力珠等放进口中。
04避免吞食头发或动物毛发而致胃结石。
05误吞异物后,切忌自行吞服饭团、馒头、韭菜等食物,以免加重损伤,增加手术困难。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时取出异物,对防止并发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