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献血者日|无偿献血知多少?
2018年6月14日(周四)是国际第十五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我国以“为他人着想 捐献热血 分享生命”为主题,除了感谢和鼓励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同时也提升人们对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质量、安全性及可得性的认知。
事实上,虽然近年来中国已是全球献血人次和数量上的双双第一,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献血人数占一国人口总数的4%,才能满足全国临床用血的需要。
按照2017年数据,中国全年1459万人次的献血远远不够,且由于医疗资源的集中和采血人口的分布,从“血管到血管”的供应链中要经过多重质检流程,血液在必要的运输和流转过程中因技术和管理的限制造成了工作低效和一定血液的报废。
多个城市都时有“血荒”之象,这不仅是稀缺资源的浪费,更是对生命的伤害。
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省市级中心血站460多家,承担采供血任务的军队医疗单位42家,设有输血科的医院15000多家。
献血误区
误区1:献血真的会引起贫血吗?
首先,无偿献血一次大约200-400ml,仅占全身血量的5%-10%左右,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和代偿机制,损失的血液其实很快就可以恢复。
其次,很多人在无偿献血的时候以为贡献的是红细胞,其实不然,所谓的献血其实献的是血浆,献血后两三个小时内血浆就会从身体的其他组织中回到血管,而红细胞,寿命约120天。一般2-3个月就能够完全代偿。
所以献血肯定是不会引起贫血的!
误区2:献血是否会得传染病?
只要到正规的献血站去献血就不会有这些风险,因为正规的血站都是采用严格消毒的一次性采血工具的,献血前后都会对血液进行严格的检测 ,使献血和用血的安全性均大幅提高。所以说正规渠道的献血完全是杞人忧天。
误区3:献血影响生育吗?
很多人认为献血会让男性元气大伤,会引起肾亏,从而影响生育,但是这种观点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一个人有无生育能力,主要取决于生殖系统的发育是否正常,取决于受精卵生长发育的条件,与献血是没多大关系的。目前国内外没有任何证据说明献血会影响生育,相反,献血不但不会影响生育,对身体还是益处多多。
误区4:献血影不影响心理健康?
从科学角度看,经常献血会刺激骨髓的造血系统,使身体造血系统处于活跃状态。如果突然出现大量失血,身体能够及时应对,减少生命危险。同时,献血后会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使血液流速加快,脑血量也随之增加。
研究表明,献血者平均寿命明显高于未献血者,而且献血者的冠心病发病率也较低。
献血益处
1. 经常献血可降低血脂
血脂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地附着在人的血管壁上,最后导致动脉硬化等健康问题。
定期献血,可减少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下降,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2.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也会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反馈作用,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2018年3月17日,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组织开展了以“建设标志性医院 做最好的自己”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白衣天使人道、博爱、奉献的时代精神,彰显医院热心公益和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怀。
今后我们将定期组织这样的公益活动,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来,用点滴热血筑造人间爱心长城,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