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关注

从偏瘫到单手写字,她经历90天励志蜕变……

发布时间:2022-02-28 08:11:41 热度: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我是一名55岁的脑梗患者,今天,我要用我这只当初不能动的右手给你们写一封信……”

 

55岁的赵阿姨

在家吃饭时突然感觉头晕、恶心

右侧手脚都不听使唤

家人见状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接到派诊指令

急诊科的姜医生、鲍护士

迅速出诊

用最短时间到达患者身边

经过检查

姜医生迅速判断出可能是脑卒中

Tips: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失去正常血液供应,从而导致的脑功能受损。神经细胞在血流完全中断、缺氧的情况下最多存活5-8分钟。所以,在脑卒中救治中,时间就是生命。过半患者因延误治疗而死,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

抢占生命,卒中溶栓

时间就是生命

立即把赵阿姨送至

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急诊科

开通绿色通道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抽血、心电图、血糖

配合完成核磁一系列的治疗

DNT(急性脑卒中溶栓)时间

仅仅用了36分钟

赵阿姨得到了有效的救治

“我不能成为一个偏瘫患者”

“死神”手中抢回来后

赵阿姨就被转入到了神经内科

及时救回了性命

但目前仍然处于随时可能加重的情况

接诊后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彩霞

带领卒中团队

给予一系列的脑卒中治疗

一个月后

赵阿姨病情已经稳定

但还是说话不清、生活不能自理

这不免让她心情又烦躁起来

这次,我“赢”了

在医护人员的耐心护理和心理安慰下

赵阿姨转入了康复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司巧梅带领团队

为其采取针灸治疗

运动疗法、器械训练

康复机器人等方法

 

“你以为我只是在包饺子?

不,我是在做康复治疗

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目的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提高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以使其能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漫长的“康复生活”

赵阿姨在这里度过了将近三个月

可喜可贺的是

她已经能正常说话

而且生活已经基本能自理

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我院急诊卒中团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迅速判断病情,抢占卒中黄金时间,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快速、高效、高质量的救治。对接郑州市中心医院96595一键呼叫平台,拨打96595,按“2”转接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我院救护车免费出诊。

 

时间就是大脑,有研究结果显示:与入院已开始溶栓时间(DNT)>60分钟的患者相比,DNT≤60分钟的患者院内死亡率和症状颅内出血率显著降低。

日常生活行为应注意:

1.注重合理膳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食用烹调油,每天饮水要充足;

2.酌情量力运动,以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为主,如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3.克服不良嗜好(吸烟、过量饮酒、久坐等);

4.注意气候变化、保持情绪平稳;

5.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避免便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诊早治。

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中风120

 

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作为“中风120河南特别行动组”响应国家卒中快速识别和立刻行动的策略,快速、深入、及时的对中风患者进行抢救治疗,避免急救院前延误的发生,提升脑卒中的快速、精准、综合处置能力,为抢救大脑赢得先机。

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卒中中心

 

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依托郑州市中心医院,倾力打造专业化卒中救治团队,构建新郑地区院前救治系统、不同级别医院之间以及医院内部的多学科合作,共同建立卒中救治网络医共体,开展新郑市卒中地图建设工作,实现“医生上下联动,病人双向转诊”机制。为卒中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康复,以降低卒中患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