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关注

早产宝宝“历险记”丨1.7kg低体重儿历经重重难关,转危为安!

发布时间:2020-09-16 12:36:09 热度:

每一个宝宝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

TA们挥动着

美丽的翅膀飞向我们的世界

若生命以痛吻TA

我们必全力护之

近日,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接收了一名这样的早产儿,30(体重仅有1.7kg)在危重新生儿快速救治中心负责人高东培主任指导下,迅速为患儿应用上了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无创呼吸机之后患儿的呼吸情况逐渐好转。

“呜呜”一个弱小的小生命出生了,他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呢?

我们为他取名壮壮,男孩,体重1.7kg,这个幼小而又脆弱生命的出生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增添了新的曙光,但是......

e1f71617edcaa41c711877aa0147c74a

壮壮父亲:“这么小,能治吗?”

高主任:“能,我们这就是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壮壮父亲:“我家娃咋老是哼哼唧唧呢?”

高主任:“这在我们医学上称之为呻吟、发吭,这是宝宝呼吸窘迫的表现,每一位早产宝宝都有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特别是胎龄越小,越容易发生。”

迅速为壮壮应用上了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无创呼吸机,壮壮的呼吸情况逐渐好转。

60622ea3d805d565a8f17ed65ebf0838

3天后壮壮呼吸好转

停用无创呼吸机

改为鼻导管吸氧维持

壮壮出院了

IMG_270

像这样的危重症抢救和治疗在新生儿科病房里还有很多很多,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这个充满爱和温暖、充满新生的地方,全体医护人员团结协作、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照护每一个新生命,陪伴他们度过人生第一道难关!用爱与责任托起明天的希望!

IMG_271什么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呢?IMG_27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为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多见于早产儿,生后数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

早产儿肺发育未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合成分泌不足。在胎龄35周左右肺表面活性物质(PS)量才迅速增多,故胎龄小于35周的早产儿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IMG_273易患因素IMG_274

1.早产

1)胎龄越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能性越高:几乎一半胎龄小于30周的婴儿可能发展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而胎龄在3536周的婴儿仅有2%的可能。

2早产儿肺泡上皮较足月儿更易渗透,使得蛋白更容易进入肺泡表面,从而抑制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功能。

3早产儿易出现的窒息、低氧血症、低血压和低体温等问题,均可抑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或使肺泡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cf0042098b17ad2ec9e97c7c35b22c93

2.性别

由于男女发病比例为1.71,因此男婴较女婴更易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事实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男婴的死亡率也更高。

3.剖宫产

分娩未发动之前进行剖宫产(即提前剖),因未经正常宫缩,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分泌较少。

d1db894063f1f432acb6bdd3001e271c

4.围产期窒息

围产期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过程中因较长时间的缺氧而引起的医疗状况,易造成酸中毒、低灌注等病症,进而导致急性肺损伤,抑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

5.糖尿病母亲

母亲患有糖尿病时,胎儿体内的胰岛素将代偿性分泌增加。

而过量的胰岛素不仅可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饱和卵磷脂的比例,使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活性降低,还可通过抑制糖皮质激素来抑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

正因为此,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即使为足月儿或巨大儿,仍有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

f75294cc39b578cc078ed8974b29842e

6.营养

母体营养不良会影响到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肺的发育。

高主任提醒大家:

近年,早产宝宝日渐增多,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也有较高的发病率,我院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对于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宝宝,积极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呼吸机的方式,确保每一位宝宝通过重要的呼吸关,为早产宝宝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