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宝妈拼生第四胎,产后出血900ml,这下……
产后大出血
一个让产科医生和孕产妇
闻之色变的词汇
它的发生率虽低
但致死率却极高
每一次可谓都是“生死时速”
39岁的高女士
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就赶上了
请系好安全带,跟随小编
跳(dou)转(zhuan)视(xing)线(yi)
事情是这样的:
凌晨05:40,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妇产科迎来了一位因“胎膜早破”入院的高龄产妇。
虽然接收这样的产妇不在少数,但高女士这样的情况却让不少医生处理起来十分头疼……
1.高龄(39岁)
2.不良孕产史(孕6产3、其中第三胎产后出血史)
3.妊娠高血压
4.妊娠糖尿病
5.孕期未进行
6.正规围产保健
因为是第四胎
为了防止产妇发生急产
副主任医师任英俊和护士长张舒
在高女士出现规律宫缩后
直接送入待产室,紧急待产
紧急待产
药品、器械等各种抢救设备就位,产房及临床医师二线随时待命。
顺利分娩
09:20宫口开全,立即进入产房分娩,抢救车、二线人员到位,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09:31顺利分娩一名女宝宝。
正当大家沉浸在新生儿诞生的喜悦中时,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还是发生了——产后大出血,紧张的抢救氛围立刻弥漫开来。
胎盘黏连,出血400ml
产后5分钟,高女士出血约400ml,探查宫腔发现胎盘与宫壁部分粘连致密。待胎盘娩出后,发现胎盘组织并不完整,缺损3*3cm!
立即给予子宫收缩剂后好转,床旁彩超随时评估宫腔情况,此时进入产后密切观察阶段……
再次出血300ml,立即清宫!
由于产妇的子宫收缩乏力,此时出血已累计达到900ml,情况十分危急。在给予强效子宫收缩剂的同时进行徒手剥出胎盘。
持续按摩子宫、吸氧、扩充血容量……经过一系列抢救措施、高女士转危为安,现已康复出院。
任英俊: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剖宫产者为1000毫升,就是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短时大量出血并不害怕,一般都会引起重视;尤其要警惕细水长流式的阴道流血,反而容易忽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危及产妇安全。
这样的情况,准妈妈该如何尽量去避免?
现在,流过产、经产妇、高龄高危产妇越来越多,产科并发症也随之增加。
建议准妈妈要积极预防产科并发症,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检,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增加。
1.产前预防:加强围产保健、预防纠正贫血,高危人群进行转诊;
2.产时预防: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正确处理第二产程、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3.产后预防:观察生命体征、阴道出血量、宫底高度、膀胱充盈情况;鼓励产妇排空膀胱,与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至反射引起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妇产科特色
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妇产科依托郑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专家力量支持,开展:宫腔镜检查+子宫病损、宫颈病损电切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等各种宫腹腔镜技术,服务于新郑老百姓。